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Fri 30/10/2015 (40) 抵押品價值的侵蝕會對經濟活動產生抑制效果

.
.
.
.
Video                           
.
Economic  1  2  3          
华尔街  1   2a   2b   3
.
.
cloud live see From 18/9/2015 to 19/9/2015 
每人頭上一片天 cloud live see From 20/9/2015 to 3/10/2015
World Vision 136 From 5/10/2015
.
.
Football Live  &  Tennis Live
.
.
自我設計主角形象之 ----- 電影介紹:
From Beijing With Love 1994 (1:06:02) ,  愛國 ,   SEE 7/10/2015
God of Gamblers (0:41) ,  SEE 7/10/2015
A Better Tomorrow (1986)    pt. 1    pt. 2 (19:44) ,  SEE 7/10/2015
.
.
......................................................................................................................
.
.
.
.
.
......................................................................................................................
.
.
Fri 30/10/2015
.
Where is 不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 ?          Answer:30/10/2015 8:07 ((0:44-1:59) 
.
 回憶:17/10/2015「神經傳導物質」
.
Where is 不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 ?          Answer:30/10/2015 8:56 (2:23-2:49)
.
Where is 不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 ?          Answer:30/10/2015 8:57 (0:01-1:03) (1:52-2:07)
回憶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28/9/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3lnxRtJws
回憶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http://blog.xuite.net/heart728/blog/330508914
.
Where is 不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 ?          Answer:30/10/2015 9:06 (0:00-0:16)
.
.
.
.
總結:昨晚,綠衣蕭邦說的話




.
Where is 不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 ?          Answer:30/10/2015 8:57 (0:01-1:03) (1:52-2:07)
回憶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28/9/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3lnxRtJws
回憶涉及民生經濟的政治:http://blog.xuite.net/heart728/blog/330508914

如果,早前,聽我蕭邦説,銀行對投機性不動產的放款幅度受到嚴格限制
現在,便不會 有人 有人 堅決 (不在中国买房)
.
放款與經濟活動 之間的關連並不單純(事實上,這是貨幣學派只重視貨幣供給而忽略信用的最合理解釋)。主要的困難在於:信用未必涉及產品與勞務的實質生產或消費;它可以被使用在純粹的金融目的。為了討論方便起見,我們可以將經濟區分為「實質的經濟」與「金融的經濟」。經濟活動發生在「實質的經濟」上,信用的延伸與清償則發生在「金融的經濟」上,放款行為與抵押品價值之間的反射互動可能與「實質的經濟」及「金融的經濟」有關連,或者它僅與「金融的經濟」有關連。我們的討論將著重於前者。

經濟強勢通常能夠提昇資產價值與未來的所得,而這些是決定其信用度的因素。在信用擴張反射過程的早期階段,其所涉及的信用額度相當小,所以它對抵押品價值的影響是可以忽略的。這便是初期的擴張速度甚為緩慢的理由,而信用的基礎在初期也相當完善。但是,當負債金額逐漸累積,總放款大幅增加,而抵押品會變得非常仰賴新放款的刺激效果,這個過程會繼續發展,直到總信用的增加速度無法繼續刺激經濟為止。這時候,抵押品會變得非常仰賴新放款的刺激效果,而新放款未能加速時,抵押品的價值便開始滑落。抵押品價值的侵蝕會對經濟活動產生抑制效果,這又會回過頭增強抵押品價值的損失。既然抵押品在這時候已經充分被運用了,其價值的下滑可能導致放款的清算,而這又會造成抵押品價值的進一步下跌。這便是繁榮與崩解過程的典型剖析。

在繁榮的起始階段,信用量與抵押品價值均處於低盪狀態;而在崩解期間,它們都處於最高狀態,這便是繁榮與崩解之間不具對稱性的理由。但尚有另一項影響因素。放款的清算需要花費時間;完成的速度愈快,對抵押品價值的影響愈大。在崩解期間,放款與抵押品之間的反射互動將壓縮在極短暫的時間架構內,而其結果會是災難式的。相對於先前的繁榮來說,累積部位突然地清算,將使崩解呈現不同的形態。

繁榮/崩解的事件序列是反射的特殊變形。只要價值與評價行為之間產生雙向的關連,繁榮便會出現。在股票市場中,被評價的是淨值:在銀行業務中,被評價的是抵押品。繁榮的出現有可能  –––  雖然其可能性不高  –––  不涉及信用擴張。我們在股票市場中所討論的兩個例子  –––  企業聯合熱潮與不動產投資信託  –––  在理論上雖然能在不用股票做為抵押品之下開啟,在實務上卻涉及許多信用。在不涉及信用的情況下,反轉將會是比較漸進的過程。收斂與擴張之間並沒有影像效果,其理由在前文中已經述及  –––  相對於趨勢的初期,在反轉期間,評價的反射要素更為強烈  –––  但在崩解期間的壓縮效果卻消失了,儘管它是崩解期間的特徵之一。

繁榮/崩解型態及其解釋都可能過於明顯而無法引人入勝。令人訝異的是:放款與抵押品之間的反射關連卻未受到普遍的認識。有關經濟循環的文獻汗牛充棟,但我不曾見過此處所討論的這一種反射關係。另外,教科書中普遍討論的經濟循環,與我在此處所討論的信用循環,兩者的期間有很大的不同:我的信用循環是大循環中的短期震盪。有人知道一個大型的循環,即一般所指的 Kondratieff 循環,但它未曾被「科學地」解釋過。

有關我的繁榮/崩解理論,重點在於沒有任何事物是不可避免的。就典型繁榮/崩解事件序列來說,它最初具有自我強化的本質,最後則會呈現自我破壞的現象,但在任何時間上,它都可能會停止或轉向。
目前,有人擔心我們又接近另一次經濟衰退,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我們只是在處理另一次經濟衰退而已,這和以往一樣;而我們正處於一個大型循環下降期的事實,通常都被忽略了。我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當所有的經濟衰退發生,信用均仍處於擴張狀態;而我們目前將會或不會面臨的經濟衰退發生時,則實質經濟的借款能力將正在萎縮。這將是近代史上罕有的情況。

雖然繁榮已經明顯失去衝力,崩解卻未出現。

崩解可能是突發的,尤其是抵押品的清算會造成信用的突然萎縮,情況則更是如此。由於結果相當悲慘,因此有各種努力企圖加以避免。中央銀行的制度也持續地演進,藉以預防信用出現突然而災難式的萎縮。既然恐慌一旦發生便難以收拾,因此在擴張期,預防是最佳的手段。這便是為什麼中央銀行所扮演的角色會逐漸擴張,甚至包括了貨幣供給的管制。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組織的金融市場需要管制抵押品與信用之間的比率。http://blog.xuite.net/pong2/2/11486722 

另一個蘊釀中的問題即將浮現。這是有關瀕臨破產金融機構的處理問題。傳統上,主管當局通常會安排一個更大型、更穩健的機構購併失敗者。在該產業處於嚴格管制的情況下,強迫式的購併不失為簡單的解決方法,因為失敗的案例少,規模也不大,而且購併者的財務狀況極佳。失敗的銀行仍握有價值非凡的經營權,它能以公開叫賣出售給最高的出價者,而且不危害產業結構。但是,當信用擴張與自由化的程序逐漸推進,利用購併方式解決問題的過程愈來愈頻繁、愈來愈令人不滿意了。經營權愈來愈沒有價值,購併者也更沒有能力承擔財務調度能力的稀釋。產業結構愈集中,其體質似乎愈健全。比方說,當年,英國的結算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從來不曾遭遇到困難。雖然 Midland Bank 也身為結算銀行之一,且其體質較美國任何殘存銀行都要來得差。但是,產業結構愈集中,災難式虧損的危險性愈大。如果英國的結算銀行不能從低度開發國家的放款中回收利息,我們真不知道英國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就國內而言,Bank of America 被鼓勵購併 First of Seattle,但在必要的情況下,誰能夠購併 Bank of America 呢?(註:在1986年12月,出現了令人非常訝異的事,First Interstate 積極設法購併 Bank of America,Chemical Bank 正在買進 Texas Commerce Bank,Republic Bank 則接收了德州體質最弱的銀行 Interfirst,這是為了阻止外州的競爭者在德州立足。)我們已經看見第一個案例,大陸銀行便無法找到買主。情況可能發展到某一個程度,使得國內幾家規模最大的銀行淪為公共財。這種現象曾經發生在別的國家。

以購併方式解決體質孱弱的機構,在儲貸業中最為人們所詬病。如同我們所見到的,在利率創高的1980年到1982年間,該產業出現許多週轉不靈的機構。主管當局設計了傑出的方案,將體質欠佳的機構出售給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他們因感激能享有吸收經聯邦政府保險之存款的特權而買進,我們也看到這些企業家如美國財務公司,如何濫用特權。目前,管制者已經禁止這種放縱的擴張,許多過度的現象也逐漸浮出檯面。唯有利率下降才能使我們免於財務週轉不靈的大崩潰。
.

= OIL

= USD

= Eur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